字词 | 预审心理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预审心理学 亦称“审讯心理学”。 司法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预审活动中预审人员、犯罪嫌疑人以及与案件有关的证人、被害人心理活动规律。有关审讯心理的论述可追溯至中国古代。中国西周即有“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之说,主张用察言观色的方法帮助审讯,判断口供的真实性。 五代后晋和凝、和 研究内容:(1)预审人员心理。包括预审人员的职业特点、职业心理素质要求及其培养;预审失误的心理分析及预审活动中的自我心理调控等。(2)预审对象心理。包括犯罪嫌疑人在拘押预审期间的一般心理活动特点及其规律;不同类型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对抗审讯的心理策略、拒供与供述动机等。 (3)证人、被害人作证心理特点、作证动机等。(4)预审人员与犯罪嫌疑人在预审过程中的心理互动规律。 (5)预审的心理对策和方法。 该学科的研究具有实践意义,有助于预审人员正确有效地实施预审行为,获取犯罪嫌疑人的真实口供,为正确分析、判断案情和犯罪证据提供心理学依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