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风声鹤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风声鹤唳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谢玄传》:“(苻)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 又《晋书·苻坚载记》:“(苻坚部众)闻风声鹤唳,皆谓晋师之至。” 东晋时,前秦主苻坚率师百万南侵,两军相持于淝水。 谢玄等率八千精英,乘敌按约后撤之机,渡过淝水,突袭苻坚军。苻氏部众被杀得大败溃逃。 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来了。 后以“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极端恐惧紧张的精神状态,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郭沫若《武汉长江大桥》诗:“虽然也有人勒马临江,放言滚滚洪流,投鞭可断;但只赢得,风声鹤唳,败退八公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