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风行草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风行草靡 靡,披靡,倒下。 《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风行草靡,风行其上,草皆披靡,喻德教化民,也作风行草偃。《尚书·君陈》:“尔惟风,下民惟草。”汉孔安国传:“民从上教而变,犹草应风而偃。”《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三国志·吴·张纮传》:“少府孔融等皆与亲善。”注引《吴书》“平定三郡,风行草偃,加以忠敬款诚,乃心王室。”《南齐书·高帝纪上》:“麾旆所临,风行草靡。”唐侯喜《中和节百辟献农书赋》:“高悬象魏,必日就而月将;永播蒸黎,自风行而草靡。”——法令高悬于宫廷外的阙门,一定日有所得,月有所进;教化长久传播到黎民百姓,自然像风行草上,草应风披靡一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