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结构] 复句式:转折关系。 [释义] 吃起来没有滋味,丢掉它又可惜。形容东西没有大用处,但又不舍得抛弃。 之:第三人称代词,它,指鸡肋。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之:‘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修曰:‘夫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关中,知王欲还也。’” [附条] ❶ “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三国演义》七二回。 ❷ “食之无味,弃之不甘”。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 ❸ “弃之可惜”。鲁迅《准风月谈·后记》。 [同义] 味如鸡肋 味如嚼蜡 [反义] 津津有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