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魏森博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魏森博恩 【生卒】:1902~1969 【介绍】: 联邦德国剧作家。 青年时期在波恩、科隆、柏林等地攻读医学、文学和哲学。1928年开始戏剧创作。1933年遭纳粹通缉,化名克里斯蒂安·蒙克继续写作。 1937年任席勒剧院艺术顾问。 因参加反法西斯斗争被捕,1945年获释后任卢考市长。1946年赴柏林参与创建赫伯尔剧院。 1951年任汉堡剧院艺术顾问。曾倡导“无地点戏剧”理论,认为舞台布景、布幕和道具会限制观众的想象力,强调运用陌生化效果和技巧性表演。处女剧作《潜水艇S4》(1928)用报告文学手法表现反战主题。 同类主题作品还有讽刺喜剧《两个天使下车》(1954)、《格廷根大合唱》(1958)等。剧作《地下工作者》(1945)和文献性作品《回忆录》(1948)、《无声的起义》(1953)描写反法西斯斗争。其他作品有历史剧《瑙依贝尔夫人》(1935)、喜剧《三位值得尊敬的先生》(1953)、剧本《失去的面子》(1956),长篇小说《建在沙上》(1956)、《迫害者》(1961),游记《分裂的地平线》(1964)等。 作品多反对军国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曾两度访华,后改编昆曲《十五贯》(1959上演),并写有广播剧《扬子江》(1958)。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