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鸡脚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鸡脚刺 中药名。 见《贵州民间草药》。别名:三颗针,刺黄连,玉妹刺。 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Berberis chingii Cheng的根。 安徽小檗是常绿或落叶灌木,高约2米左右。 小枝有凹陷的沟,黄色,幼时为红黄色,有疣状突起。花期春季,分布安徽等地。 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干燥根,甚粗壮,圆柱形,微弯曲,外表土褐色,有细密纵皱,四周丛生多数硬质的须根。断面白黄色,木质坚硬。《贵阳民间药草》:“苦,寒,无毒。”功能清热,解毒。 治泄泻,痢疾,湿热黄疸,眼赤肿痛,疮毒。内服:煎汤,9~15克(鲜者15~30克)。 外用:煎水洗,研末撒或调敷。 煎水,每天3次分服。 煎水内服(上2方出贵州《常用民间草药手册》)。 ❹ 治丹毒,肿毒,湿疹,烫伤,跌打损伤:三颗针根茎适量,去粗皮,焙干为末,用水或麻油,凡士林调敷(上2方出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❺ 治湿热黄疸:三颗针30克,煎水服。 将前四味药放入素砂锅中,加清水1500克,煎一小时,再将硼砂加入,文武火煎半小时后,用白细布滤除药渣,加冰片入药水中,用玻璃瓶封装,一星期后取用。用白灯草1条,调药水点眼。 ❽ 治毒疮发痒;三颗针15克,千里光15克,薄荷15克,食盐9克,一级青茶15克。开水浸,盖紧,取浸液温洗伤处。 ❾ 治黄水疮:三颗针叶,干燥研末,撒于疮上能收黄水,如发痒,可加麻油或菜油调敷(上5方出《贵阳民间药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