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脚木叶
【名称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概况】: 异名 虎王、龙头花、鹅脚木、鸡爪菜(《中药大辞典》),鱼木、四方灯盏(《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白花菜科鱼木属植物树头菜的叶。 原植物 树头菜Crateva unilocularis Buch.-Ham.(C.religiosa auct.non Forst.f.-Merr.),又名苦洞树(海南),帕贡(傣名)。 形态 落叶无刺乔木,植株高达10m以上。指状复叶,具长柄,小叶3枚,卵状披针形至卵形,长7~12cm,宽3~5cm,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近全缘,基部渐狭,背面灰绿色。 伞房花序顶生,花大,杂性,直径5~7cm,初为绿黄色,后变淡紫色;萼片4,下部与花盘粘合;花瓣4,卵形或矩圆形,先端钝或短尖,有柄;雄蕊多数,与雌蕊柄基部合生;子房具柄,1室。浆果近球形,表面粗糙而有淡黄色小斑点,直径2.5~4cm。 种子多数,暗褐色,光滑。花期3~4月,果期7~8月。 (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401页.4995条图) 生境与分布 多栽培于村舍、庭园或行道旁。 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生药】: 采集 秋季采收叶,晒干。 【药性】: 性味 《南宁市药物志》:“苦,寒。” 功效 清热,健胃,解毒。 主治 斑痧热症,烂疮。 ❶ 《南宁市药物志》:“治斑痧热症,用少量可以健胃。外用洗烂疮,掌生疱尤效。” ❷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治蛇咬伤,用叶捣敷。”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南宁药物志》:“治癍痧热症,烂疮:鹅脚木叶4.5~9g。水煎服。” ❷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治蛇咬伤:鹅脚木叶(鲜)适量,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