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黍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黍米 中药名。 见《名医别录》。为禾本科植物黍Panicum miliaceum L.的种子。黍,一年生草本。 杆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高60~120厘米,有节,节上密生髭毛。 叶鞘松弛,被疣毛;叶舌长约1毫米,具长约2毫米的纤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1.5厘米,具柔毛或无毛,边缘常粗糙。圆锥花序,开展或较紧密,成熟则下垂,长约30厘米,分枝具角棱,边缘具粗糙刺毛,下部裸露,上部密生小枝与小穗;小穗卵状椭圆形,长约4~5毫米;颖纸质,无毛,第一颖长为小穗的1/2~2/3,先端尖或锥尖,具5~7脉,第二颖与小穗等长,大多为11脉;第一外稃形似第二颖;内稃薄膜质,较短小,长1.5~2毫米,先端常微凹。 颖果圆形或椭圆形,平滑而有光泽,长约3毫米,乳白、淡黄或红色。种子白色、黄色或褐色,性粘或不粘。 我国华北、西北多有栽培。 一般分两种类型,以杆上有毛,偏穗,种子粘者为“黍”;杆上无毛,散穗,种子不粘者为“稷”。夏、秋采收。味甘,性平。 益气补中。治泻痢,烦渴,吐逆,咳嗽,胃痛,小儿鹅口疮,烫伤。内服:煎汤、煮粥或淘取泔汁。外用:研末调敷。 ❶ 治汤火所灼未成疮者:黍米、女曲等分。各熬令黑如炭,捣末,以鸡子白和涂之(《肘后方》)。 ❷ 治小儿鹅口,不能饮乳:黍米汁涂之(《千金方》)。去壳黍米含灰分、粗纤维、粗蛋白、淀粉,油。 其中脂肪酸主为棕榈酸,以及廿四烷酸、油酸、亚油酸、异亚油酸等。蛋白质有白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等种类。黍米又含黍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