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莱达
【生卒】:1871~1936 【介绍】: 意大利女小说家。 生于撒丁岛诺罗市。未受过正规学校教育。17岁时就开始文学创作,最初在妇女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后逐渐以写长篇小说为主。创作上深受以G.维尔加为代表的真实主义影响。 作品都以故乡为背景,描写在资本主义关系的侵袭下,撒丁岛乡村古老的宗法关系的瓦解,村民经济上的破产和精神创伤,以及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对立和冲突,如长篇小说《埃里亚斯·波尔托卢》(1903)描写一个前罪犯与其兄的新娘相爱的故事;《灰烬》(1904)描写一个私生子导致其母亲自杀的故事,并于1916年改编成电影;《母亲》(1920)写一位母亲梦想儿子成为教士,结果却发现他屈从于肉欲的引诱。其他长篇小说有《撒丁之花》(1892)、《离婚之后》(1902)、《常春藤》(1906)、《风中芦苇》(1913)、《橄榄园的火灾》(1918)、《逃亡埃及》(1926)、《夏天的太阳》(1932)等40多部。 作品文笔纤细婉致,抒情韵味浓郁。自传体小说《科西玛》(1937)在她逝世后出版。192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