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里昂惕夫之谜”是怎么回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里昂惕夫之谜”是怎么回事? “里昂惕夫之谜”是俄裔美国经济学家W·里昂惕夫针对俄林等人的要素秉赋说所提出的质疑,因此又称“里昂惕夫反论”。根据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秉赋理论,各国应该出口较密集地使用本国较为丰裕的资源所生产的产品,而进口那些较密集地使用本国较为稀缺资源所生产的产品。美国是个资本相对丰裕,劳动力相对稀缺的国家,因此它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1947年进出口商品要素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的结果却与此相反,里昂惕夫发现,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低于竞争性进口重置品(即国内大量生产但也进口的产品)。这说明“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以劳力集约度高而不是以资本集约度高的生产专门化为基础的”,美国进行对外贸易是为了节约其资本并解决劳力过剩问题。后来一些经济学家验证了其它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的要素结构,也得出了基本类似的结论。“里昂惕夫之谜”引起人们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怀疑,许多经济学从诸多方面提出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从而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