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兔巴氏杆菌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兔巴氏杆菌病 巴氏杆菌病又叫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家兔传染病。多发生在春秋两季,各种年龄的家兔都易感染,特别是刚断奶的幼兔,最易感染,发病率在50%~70%,一旦发病常造成整群死亡。 (1)临床症状:在流行开始时,常有不出现症状就突然倒地死亡的病例,头天晚上饲喂时还没见异常症状,第二天早上已死于笼中。一般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体温升高,停食,鼻腔流出粘液和脓性分泌物。临死前体温下降,四肢抽搐。 (2)病理变化:死后剖检可见肝脏变性,并有许多小坏死点;肺部严重充血和出血;喉粘膜、气管粘膜充血和出血,并有红色泡沫;肠管肿大,肠粘膜充血和出血。 病菌危害局部的,发病的情况不同,又有不同的疾病名称。如发生在鼻孔的叫鼻炎,发生在眼睛上的称结膜炎,发生在中耳内的称中耳炎,发生在生殖器上的又叫睾丸炎和阴部炎。 (3)预防治疗措施:定期用巴氏杆菌苗预防注射,饲料中经常拌服痢特灵、喹乙醇、SMZ等长效磺胺类药物预防。一旦有兔发病,及时隔离治疗。严重的,如中耳炎歪头的,及时淘汰,以减少传染源。 治疗可用链霉素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1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5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每只兔2万~4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4天。口服SMZ,每兔0.125克~0.5克,磺胺二甲基嘧啶、四环素、喹乙醇,每公斤体重50毫克拌料喂服,都有一定的效果。有鼻炎型的可用氯霉素眼药水或青霉素、链霉素混合(每毫升各2万单位)滴鼻。 另外,要注意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气象变化,减少一切应激反应因素。引进种兔要隔离观察一个月,兔舍严禁狗猫等其他动物进入。定期进行疫苗注射。经常用2%的氢氧化钠(烧碱)、3%的来苏儿、20%的石灰乳消毒。 兔巴氏杆菌病防治歌 巴氏杆菌病特别,多发春秋两季节。 各种家兔易感染,危害幼兔最肆虐。 病兔一般神萎靡,体温增高鼻流液。 死后多见肝变性,肠管肿大膜出血。 烈性传染死亡高,疫苗预防可解决。 发病部位有不同,治疗方法有分解。 结膜炎病眼流泪,阴部睾丸病淤血。 中耳炎病兔歪头,及时淘汰病源切。 鼻炎滴用氯霉素,庆大卡那搞注射。 拌料常加喹乙醇,复方新诺明效特。 如果患有综合症,注射青链霉素液。 消毒常用来苏儿,石灰火碱多选择。 加强管理防应激,莫让狗猫入兔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