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初的德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初的德国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讲述德国统一后的情况,使学生了解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政治特点。 通过讲解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使学生领会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了解修正主义产生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 二、教学内容 1.十九世纪晚期的德国:统一后德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的发展;俾斯麦的内外政策和反社会主义“非常法”;七、八十年代的工人运动和社会民主党;九十年代的社会民主党和修正主义的出现;威廉二世的内外政策;卡普利维“新政”。 2.二十世纪初期的德国:德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内外政策;工人运动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三派。 三、复习思考题 1.德国统一后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2.试述德国帝国主义的特征? 四、名词 反社会主义“非常法” “苏黎世三人团” 《前进报》“三B计划” 保护国 五、参考书目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80-110页。 列宁:《马克思和修正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255-263页。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第730-848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