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腱反射:
二头肌反射:颈5~6(图59)。

图59 二头肌反射
三头肌反射:颈6~7(图60)。

图60 三头肌反射
桡骨膜反射:颈8~胸1(图61)。

图61 桡骨膜反射
膝反射:腰2~3(图62)。

图62膝反射
跟腱反射:腰5~骶2(图63)。

图63 跟腱反射
(二)浅反射:
上腹壁反射:胸7~8(图64)。

图64 腹壁反射
中腹壁反射:胸9~10。
下腹壁反射:胸11~腰1。
提睾反射:腰1~2。
跖反射:腰4~骶1。
肛门反射:骶4~5。
(三)病理反射:
屈指反射:弹中指时,出现余指的反射性屈指动作(图65)。

图65 屈指反射
伸跖反射:刺激后,出现足拇趾上跷,余趾呈扇形分开(图66)。常用划跖试验(巴氏征)、划足外缘试验(乔氏征)、腓肠肌挤压试验(高氏征)及推胫试验(奥氏征)。

图66 伸跖反射
①划跖试验 ②划足外缘试验 ③腓肠肌挤压试验 ④推胫试验
其他尚有如脑膜刺激征的提腿试验以及检查坐骨神经的直腿抬高试验(图67,68)。

图67 提腿试验(克氏征)

图68 直腿抬高试验(坐骨神经牵拉试验)
1.检查生理反射注意事项:
(1)应做双侧、上下对比性观察。
(2)记录:
消失:(-)。
存在:(+)(++)。
活跃:(+++)。
亢进:(++++)。
(3)叩诊时,应力求力量一致,勿过轻或过重。
(4)应在病人肌松弛下叩诊。
2.检查病理反射注意事项:
(1)多次阳性者,方可确定。
(2)偶尔出现者,应按可疑阳性记录。
(3)三周岁以下儿童,多可划出病理反射,系正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