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尿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尿素 尿素又名注射用脲。 【作用特点】 (一)尿素经肾小球过滤后,约有1/2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在肾小管内形成高渗透压而起利尿作用。并能提高血液渗透压,造成血脑之间渗透压差异,从而降低颅内压。 (二)尿素输入后分布于全身,但进入脑组织的速度较慢,排出也较慢。当全身的尿素大部排出时,脑内的尿素浓度仍处于较高水平。这样体内水分会重新向脑及脑脊液移动而再次出现脑水肿,即有继发性颅内压“反跳”回升现象。 (三)尿素在体内氧化较快,可供给能量和促进脑细胞代谢,且利尿作用出现较快,但存在“反跳”副作用。临床上为取其长处,常将它与甘露醇等配成“利尿合剂”,其降低颅内压的速度,可比单独用甘露醇者为迅速,同时可避免出现“反跳”现象。 【适应症】 防治脑水肿、青光眼,心脏病水肿及肾病综合症。 【禁忌症】 肾功能减退者。 【用法和用量】 尿素为干燥粉剂,每并30~60克,因其水溶液不稳定,故须于临用前用10%葡萄糖溶液溶化成30%的新鲜溶液,于30分钟内滴入。冷藏的溶液可保留24小时,超过者也易变质故不宜再用。 (一)一般剂量:0.5~1克/公斤体重,配成30%溶液,以60滴/分速度静滴,必要时可稍快些。 (二)利尿合剂配方: 尿素 0.5~1克/公斤体重 甘露醇(或山梨醇) 1~2克/公斤体重 罂粟碱 20~40毫克 氨茶碱 0.5克 咖啡因 0.5克 维生素C 1克 普鲁卡因 0.5克 配成20~30 %的尿素溶液于1~2小时内静脉滴入。 【注意事项】 (一)尿素药液不纯,储藏过久,或溶液温度过低,可引起乏力、恶心、腹泻、面色潮红、精神兴奋及轻度烦躁等反应,偶尔发生血红蛋白尿及凝血酶原时间异常。 (二)药液漏出血管,可发生组织及皮肤坏死。 (三)静脉滴注过快,可致局部疼痛及静脉血栓形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