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茱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茱萸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概述】本品又名山萸肉、实枣儿、药枣。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成熟果实。分布于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浙江等地,常引种栽培。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摘,文火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晒干或烘干。 【药性】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应用】 1.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骨蒸潮热,如属肝肾阴虚者,常与地黄、丹皮、山药等同用,方如六味地黄丸;若伴怯寒怕冷,小便不利或频数者,属肾阳不足者,常配肉桂、附子同用,方如肾气丸。 2.用于阳痿,早泄,遗尿,崩漏。治阳痿,早泄,可配巴戟天、肉苁蓉、金樱子、补骨脂等同用;治老人小便频数或自遗不禁,常与人参、白术、益智仁等同用;治崩漏,腰部酸楚,常与龙骨、牡蛎、黄芪、棕榈炭、茜草等配用,方如固冲汤。 3.用于脾肾两虚,五更泄泻,可与人参、白术、补肾脂等配用,方如脾肾双补丸。 4.用于自汗,盗汗。证属气阴两伤,常与龙骨、牡蛎、人参、附子等配用;如阴虚内热,盗汗时作,手足心热,或午后潮热,多与熟地黄、地骨皮、浮小麦等配用;若病后阳虚,腠理不固,遍身汗出者,可与人参、黄芪、熟地、白芍等配用。 现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证属肝肾不足者,多与石菖蒲、杜仲、鸡血藤等同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敛阴止汗多生用;补肾涩精、固经缩尿多蒸熟用;补益肝肾、和血舒经多酒制用。 【使用注意】命门火炽或素有湿热而小便淋涩者禁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山茱萸果肉含山茱萸裂苷、莫罗忍冬苷、7O 甲基莫罗忍冬苷、马钱子苷、当药苷。还含鞣质、葡萄糖、没食子酸、酒石酸、熊果酸、维生素A、挥发油等。 2.药理作用 山茱萸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水提取物或醇提取物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提取物对链脲菌素所形成的糖尿病大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另外,还具有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心脏等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