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平定柘林海兵事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平定柘林海兵事件 16世纪中叶明王朝镇压驻守广东柘林澳水兵兵变事件。1564年,驻守广东东莞县柘林澳的水兵徐永泰、谭允传等2000余人,因缺粮而怨声载道。恰在此时,领军指挥韩朝阳传达统兵俞大猷的命令,调该部守卫潮阳海港。官兵更加愤怒,遂与东莞盐徒及海南栅的所谓海寇联合起来,进逼广州城。总兵俞大猷、提督两广军务吴桂芳一方面集合香山澳船、东莞南头船和白石船,围攻叛军,另一方面假言声称招抚,当叛军送来9艘大船后,再突然袭击。这时,澳葡派人到广州上书,自告奋勇,愿意效力。广东官府同意其参加镇压叛兵的军事行动。明将俞大猷征调了300名葡兵,把葡制大炮分别配置于9只中国船上。这对平叛起了一定作用。叛军发现作战的是葡萄牙人,立即惊惶万状,纷纷离船跳水逃命。叛兵腹背受敌,遭到惨败,被生擒925人,斩首者不计其数。兵变平息后,明朝嘉靖皇帝对平定暴动事件的参与者论功行赏。对澳门葡人,俞大猷答应平叛后免税一年。事后广东官府又向其颁发了金字奖状,以示褒奖。后来,葡人恃功自傲,强行在澳门建房盖屋,广东官府取消了免税,并下令禁止中国人与葡萄牙人往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