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皮肤黏膜念珠菌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皮肤黏膜念珠菌病 【释义】: 新生儿皮肤念珠菌病,主要是由白念珠菌所致的皮肤黏膜表浅感染。表现为口咽部真菌感染、擦烂和弥漫性念珠菌皮炎。常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类固醇激素的新生儿。 【诊断】: 1.临床表现 (1)口腔念珠菌病 俗称“鹅口疮”。在新生儿黏膜念珠菌感染中最常见。多发生在唇、舌、颊黏膜、牙龈及上腭等处,咽部、食管也可累及。局部黏膜潮红,表面覆盖大小不等的乳白色块状物,不易剥脱,剥离后有浅表出血。 (2)尿布区念珠菌病 尿布区为肛周,臀部,外阴及腹股沟区皮肤,也可发生于腋窝及颈部。局部皮肤发红、糜烂,边缘不规则表面伴灰白色鳞屑。 2.辅助检查 取皮损区鳞屑直接涂片真菌检查,查见菌丝和成群芽孢即可确诊。 【治疗】: (1)停止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类固醇激素。 (2)治疗鹅口疮 用2%碳酸氢钠擦口腔后,局部涂2%龙胆紫溶液或酮康唑溶液(酮康唑0.2g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治疗尿布区念珠菌病可外搽制霉菌素软膏、咪康唑霜或2%酮康唑霜。 (3)口服药物 制霉菌素每日20万~40万u,分2~3次服用,或酮康唑每次10~20mg,口服每日3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