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股骨大粗隆结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股骨大粗隆结核 股骨大粗隆结核多见于20~40岁的成年人,10岁以下的儿童很少见。 (一)病因、病理 股骨大粗隆结核初发病灶常在大粗隆的外侧面,亦可始发于大粗隆附近的滑囊,蔓延至骨骼内。无论是骨型或滑囊型结核,所产生的脓液常流注到大粗隆外侧、前方和后方。向内发展可进入髋关节,继发为髋关节结核。大粗隆结核的寒性脓肿多出现在臀部或大粗隆的外下方,有时因重力而向下流注于阔筋膜与股外侧肌之间,甚至到达膝关节附近,穿破膝关节囊形成膝关节结核。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初期全身和局部症状都不明显。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出现大粗隆处肿胀、疼痛,甚至形成寒性脓肿或窦道。 2.X线表现 在大粗隆外侧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但早期骨质破坏并不显着,仅附近的滑囊有软组织肿胀阴影。至晚期,除骨质破坏外,附近滑囊区内常发生钙化。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骨性结核的诊断一般都比较容易,但应与大粗隆滑囊炎、骨肿瘤等相鉴别。 (四)治疗 股骨大粗隆结核大多数可采用保守治疗,包括抗痨药物、脓肿穿刺引流等。保守治疗无效,则采用病灶清除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