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送人之常德(1)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送人之常德(1) 【原文】: 秋风原头桐叶飞,幽篁翠冷山鬼啼。(2) 海图拆补儿女衣,轻衫笑指秦人溪。(3) 秦人得知晋以前,降唐臣宋谁为言? 忽逢桃花照溪源,请君停篙莫回船! 编蓬便结溪上宅,采桃为薪食桃实。 山林黄尘三百尺,不用归来说消息。 【原文作者及介绍】: 萧立之 萧立之,一名立等,字斯文,自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1250)进士。知南城县,调南昌推官,移判辰州。南宋危亡,曾请兵抗元。后归隐萧田,坚守民族气节。诗为谢枋得所赏。有《萧冰崖诗词拾遗》。 【译文】: 秋风吹落枯黄的桐叶,翠冷的幽竹深处有山鬼的啼鸣。桃源的民风是那样的古朴,打点好行装请尽快地上路。那里的人民远离劫乱,根本不知道有秦汉唐宋代代相传。一旦到达梦中的桃源,就在那编蓬结宅,采食桃鲜。千万不要再想着回来,外面的世界简直是污秽不堪! 【集评】: 今·钱钟书:“这首诗感慨在元人统治下的地方已经没有干净土,希望真有个陶潜所描写的世外桃源”。 (《宋诗选注》第321页) 今·金性尧:“实以遗民心情,渴望有一桃源净土以避浊世。” (《宋诗三百首》第403页) 今·顾复生:“比萧立之稍晚的方回,在所作《桃源行》的序中说:‘避秦之士非秦人也,乃楚人痛其君国之亡,不忍以其身为仇人役,力未足以诛秦,故去而隐于山中尔。’可以作为萧立之此诗的注脚。” (《宋诗鉴赏辞典》第1418页) 【总案】: 此是遗民互相送别之诗。常德为传说中桃花源所在,故以此为主题。诗中不言桃花源内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的安定怡然,而言桃源之外环境的幽险。桃源之内,亡国之恨亦无处诉说。故此避秦实为无可奈何之事。末句表示了坚定的绝世之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