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子曰:舜其大知止為舜乎!
按:知行本相資,而大抵知則行矣。故此章雖以舜之大知為言,而其所謂用中於民,則即是行之事。此可見‘生知’則‘安行’之理也。且此‘用中’者,即是修道之教,則亦所以應上文而引起下文許多禮樂者也。
章句‘其無遺善可知’,小注朱子説。
按:以事物言之,固有淺近、深遠、精粗、大小之分,而若以其理之在事物者言之,則初無彼此之異,蓋理一故也。
章句‘道之所以行也’,小注雙峯饒氏説。
按:此説固善矣,但欠朱子所謂小注説。‘千金百金’之意。若專以折摺取中而己,則固是子莫之中矣。若於衆論不同之處,中果在不同之間,則又豈不取之哉?然則勿論極厚、極薄,(反)〔凡〕[1]厚薄之間,隨其中而取之者,恐是本文之意也。而朱子所謂‘千金百金’者,又益暢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