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基础设施增强,生产条件改善
1983年以来,以两西地区农业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始终将兴建农业基础设施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作为首要任务,开工兴建了引大入秦、景泰川电灌二期等一大批水利骨干工程,十年全省净增有效灌溉面积3.8万公顷,兴修梯田40万公顷,条田7.2万公顷,增加大中型拖拉机800多台,小型拖拉机18.12万台。建立健全了农技服务体系, 1046个乡镇建立了农村科技服务站。
农业综合开发的最大特点是注重了林草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两西建设10年人工造林70.91万公顷次,保存成活面积39.1万公顷,相当于前34年保存成活面积的1.4倍。人工种草127.46万公顷次, 保存38.4万公顷,保存率78.1%,改灶80万台,供煤53.5万吨,建沼气池5 065个,推广太阳灶8 413台。通过以上建设,使中部地区基本停止了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有了初步改善,林草覆盖率由1.28%提高到3.15%。河西坚持“南育青龙、北锁黄龙、中建绿洲”的林业建设方针,封育水源涵养林16.31万公顷次,封护沙生植被18.98万公顷次,农田林网化面积由18.7万公顷扩大到46.7万公顷,使70%的耕地面积实现了林网化,保护和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