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人民币是否具有贮藏手段职能
4. 人民币是否具有贮藏手段职能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存在的货币,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可以是价值符号,是某种货币代用品,但作为贮藏手段,则必须是现实的、实在的具有十足价值的货币。人民币是一种价值符号,本身不具有价值,那么,它能不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理论界的讨论可以归纳为三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人民币不具备贮藏手段职能。因为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退出了流通界,被当作一般财富保存起来,必须具有十足的价值。而人民币是一种价值符号,在流通中才代表价值,离开流通就没有价值,所以,人民币不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另一种意见认为,人民币具有贮藏手段职能。主要理由是: (1)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使得人们乐于收藏。(2)人民币是全国范围内唯一的流通手段,“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不可能发生作用。(3)我国禁止金银流通和私自买卖,也不允许其他货币代用品流通,人们不想收藏货币则已,要想收藏,除了保存人民币之外别无他择。(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人民群众也有贮藏货币的客观要求。事实上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到流通中去的货币有一部分是被人民群众贮藏起来了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人民币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具有贮藏手段职能,这个条件就是人民币的币值稳定。
☚ 3. 人民币是否具有价值尺度职能 5. 世界货币是不是货币的职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