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 下二十一 章】
竊意:以心路譬山路,則其人心惟危之中道心不紊者,即山徑崎嶇之中一條蹊間自有區界也。其事事必以此心由之習之,衆蔽日除,善路轉開者,即介然用之而成路也;若工夫間斷,不復尋繹,則衆蔽仍滋,善路晦蝕者,即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雖不能準以康莊、洞拓千里,因此介然成路之勢庶幾擴開不已,猶可為達畿達都底通逵正路,如何不與康衢莊嶽爛漫同歸哉?若任他茅塞,遂使荆楚榛棘隨意交亂,則未幾以為本無蹊間,而疑其無可開之路矣。何獨高子,凡世之為學不竟者,皆此患也。孟子特因高子發之,以垂萬世,為學者切戒,豈不細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