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清朝、民国时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清朝、民国时期 1.清朝、民国时期清乾隆末年嘉庆初年,中医传入吉林。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中医行医者约有300余人。光绪十九年(1893年)、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英国爱尔兰人医生丁滋博和高积善等,在吉林城和长春开办医院,西医开始传入。此后,中西医均各有相当发展。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中医达3 049人,西医为342人,中医与西医之比为8.91∶1。当时的医疗以中医为主体,西医人数甚少,影响不大。1929年(民国18年),吉林省42县,总人口700多万,每万人口平均仅有4.8名医生。但由于中西医多集中在城镇,农村寥寥无几,广大农村缺医少药情况十分严重,烈性传染病鼠疫、天花等疫病泛滥,人口死亡率很高,多数年份处于70‰左右,婴儿尤甚。 ☚ 一、发展历程_(一)新中国成立前农村卫生状况 2.日伪统治时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