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劳”能否计量
24. “劳”能否计量
一种观点认为,按劳分配的“劳”在高度社会化大生产中根本无法计量。因为一方面在高度社会化的大生产中,个人不可能直接对社会提供劳动成果; 另一方面,劳动的同一性是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的实际支出,既抽象又没有一种定规,是难以计量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劳动量是可以计量的,但是无法精确计量。按劳分配对整个社会来说,只能是一个原则尺度,不应斤斤计较。实行按劳分配不是绝对的,并不意味着劳动多少就得多少,而只具有相对的合理性,不可能绝对精确地加以衡量。
第三种观点认为,劳动量可以精确计量。即使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不同,也可以根据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消耗程度,根据劳动产品产量以及劳动难易、轻重、繁简,定出一个综合的计量单位,这个计量单位定得越合理,就越能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 23. 关于“劳”的范围 25. 按劳分配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