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苏联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阶段及战略
25. 苏联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阶段及战略
一种意见认为,苏联自建国以来,已经历了三个阶段,提出了三种不同战略: (1) 在1936年以前的过渡时期,是执行由列宁制定的经济战略。这种战略的基本特点是首先从燃料和动力入手,在迅速恢复经济的同时,建立工业化的基础。(2) 1936年至五十年代末的“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实行的是斯大林制定的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战略。这种战略的特点是通过粗放经营的方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加速实现全国工业化。(3) 60年代至今,执行的是勃列日涅夫制定的经济战略。其特点是通过加速科学和技术进步,实现集约化经营,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时加快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以加强争霸世界的实力。
另一种意见认为,苏联自建国以来只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有两种经济战略。列宁和斯大林时期为第一阶段 (有的认为列宁时期只是恢复经济,谈不上发展战略),实行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第二阶段是勃列日涅夫时期,执行的是经济集约化战略,强调提高质量和效率,在经济上全面赶超美国。
第三种意见认为,苏联自建国以来所执行的就是一种赶超战略,在不同时期,这个总的战略始终没变,变化的只是手段。
☚ 24. 关于西方国家经济是否走出“滞胀”的问题 26. 在苏联和东欧国家中,哪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类型比较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