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喷灌工程
1963年广西在南宁市郊津头村兴建了两处喷灌工程,这是广西最早的喷灌工程。70年代广西农机部门从广东顺德县引进5.5千瓦简易电动喷淋机,在南宁、凭祥农业机械厂生产,并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等几个城市郊区蔬菜基地使用。接着1980年在桂林市郊区搞了红岭喷灌工程试点,工程效益73公顷。1981—1983年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等5个城市市郊蔬菜基地,共建成喷灌工程103处,喷灌蔬菜面积626.67公顷。
1986年根据水利部全国喷灌区划部署,广西进行了喷灌区划,全自治区分为三个喷灌区:第一是桂东北山地湿润柑桔、甘蔗、茶叶区[Ⅶ(2) A];第二区是桂南丘陵河谷湿润柑桔、甘蔗、菜叶区[Ⅶ (2)B];第三区是桂西北山地湿润茶叶、柑桔区[Ⅶ (2) F]。适宜发展喷灌面积约50万公顷,主要喷灌柑桔、茶叶、甘蔗、蔬菜和部分旱地的玉米。喷灌形式有三种:一是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二是喷灌机组式喷灌系统;三是半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到1992年底止,全自治区共建成喷灌工程362处,喷灌柑橙、甘蔗、菜叶、蔬菜面积1.04万公顷,工程总投资8 452.9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