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sa病毒
Lassa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砂粒病毒科,可引起人类严重的出血热。首例病人于1969年1月发生于尼日利亚的Lassa镇,病人是护士,二名护理她的护士也先后得病,从她们中采集标本进行实验研究的二名美国学者也得病。5人中3人死亡,于是引起重视。
Lassa热主要发生在西非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仅塞拉利昂出现地方流行,其他各次均为医院内传染。
人的感染可为亚临床型,也可为严重型。后者开始类似伤寒并伴中毒症状,继而转为出血和休克,病死率极高。与其他砂粒病毒不同,本病毒可造成人间传播,初发病例比继发病例更有传染性。在血液和尿中可存有大量病毒。
病理损害包括内脏充血、软组织水肿、胃肠道紫癜和肝实质细胞坏死。
实验感染猴导致肺、肝和肾的坏死,心肌炎和动脉炎。豚鼠感染出现呼吸困难,心肌炎,心肌纤维和肝实质细胞局灶性坏死。
储存宿主为多乳头鼠(Mastomys natalensis)。乳鼠感染会在许多器官中长期带病毒而一般不表现症状,但偶而也发生脑膜脑炎。
人类感染主要与上述鼠的粪便及其污染的尘埃接触。与别的砂粒病毒一样,控制储存宿主为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须严格隔离病人。
患者可用恢复期病人血浆进行治疗。尚无疫苗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