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q分类技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Q分类技术 Q分类技术Q-sort technique亦译“Q分类法”。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森1953年提出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多用于人格研究。具体又分为: 非结构性Q分类和结构性Q分类。以人格研究为例,要求被试将描述人格的句子分别归于不同的类别,这些类别的分布是从“最赞同”或“最相似”到“最不赞同”或“最不相似”,分成不同的等级,一般情况下以9~11个等级为宜。要求被试对各类别分配题目,使其构成正态分布。即中间等级分配的题目最多,两侧依次减少。如主试提供60~120个描述人格的句子的卡片,被试则按卡片上描述的人格特征与自己的人格相对照,然后按等级将卡片分组。即将“最适合”的卡片分到第一组,最不适合的卡片分到最后一组,其余的分到中间各组。主试可根据被试的分类了解被试的人格。这一技术的优点是适合小样本或单被试研究情境,可用于探索性研究,收集的资料可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因素分析多种方法处理;不足之处是研究结果受取样影响较大。因此做出的人员类型分类的普遍性不高,项目的强迫性分类对被试的自由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研究使用上受到一些限制。 ☚ 等级法 非结构性Q分类 ☛ Q分类技术 Q分类技术亦译“Q分类法”。心理学研究方法。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森1953年在《行为研究》一书中首先提出。该方法要求被试把描述人格的句子分配到从“最赞同”到“最不赞同”,或从“最相似”到“最不相似”的不同类别中。要求被试对各类别所分配的题目数可以构成正态分布的形态。分非结构性Q分类和结构性Q分类。该技术被广泛用于研究自我概念及人格适应等方面的问题。 ☚ 临床法 现场实验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