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
载柩车。或作“栈”,“轏”、蜃车、辒辌、輀车、柳车。本指卧车或寝车。《广韵·谏韵》:“,卧车。又寝车。亦作轏。”周代为士所乘之车。《周礼·春官·巾车》: “士乘栈车。”郑玄注: “栈车不革輓而漆。”士死, 以无漆饰之车载柩,故车又指柩车。《玉篇·车部》:“,载柩车。”《仪礼·既夕礼》:“主人哭拜稽颡,成踊,宾奠幣于栈,左服出。”郑玄注:“栈,谓柩车也。凡士车制无漆饰。”胡培翚疏:“大夫以上之车有饰,士车无饰,故名为栈。”蜃,本指大蛤,因柩车迫地而行,形似大蛤。《周礼·地官·遂师》:“共丘笼,及蜃车之役。”郑玄注:“蜃车,柩路也。柩路载柳,四轮迫地而行,有似于蜃,因取名焉。”辒、辌,本各为卧车,秦汉开始用作丧车,并合称辒辌。《史记·李斯列传》:“置始皇居辒辌车中。”裴骃集解引文颖曰:“辒辌车,如今丧轜车也。”《汉书·霍光传》:“载光尸柩以辒辌车。”颜师古注:“辒、辌本安车也,可以卧息。后因载丧,饰以柳翣,故遂为丧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