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接近”布局原则
简称“三地”原则。它是生产力布局和基本建设布局的基本原则之一。指生产力和建设项目的空间分布应接近原料产地、燃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地区。这对于节约社会劳动消耗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建设项目“三接近”,就为它建成投产后减少从原料的取得到产品进入消费市场的运输费用创造了条件。同时,由于缩短了取得原料和产品进入市场的运输距离,生产和流通的时间相应缩短,从而能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在一般情况下,建设布点“三接近”的要求是能够满足的,能够把建设项目的地址确定在原料、燃料输入和产品输出的总运量最低的位置上。如在钢铁、煤炭基地发展重型机器制造业和矿山机械制造业。但在很多情况下,布局“三接近”的要求全都满足则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就应根据不同部门的生产特点,对原料、燃料和产品在运输上的难易程度和运费的大小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企业选址的趋向性。有的趋向于原料产地,有的趋向于燃料产地,有的趋向于消费区。企业选址的倾向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例如,炼铁企业由于焦炭消耗量的下降和贫矿石的利用使铁矿石耗用量的增加,炼铁业选址的倾向性则由接近燃料地变为接近原料地,即应由“靠煤近铁”转化为“靠铁近煤”。(参见“基本建设布局”、“生产力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