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淳六年造”铁刀
南宋。全长83.3厘米,刀身宽4—4.6厘米,脊厚0.5—0.8厘米,茎19.5厘米。1974年江苏省丹徒县高资出土。此刀环首呈椭圆形,心形格,刀脊近茎处鋬刻“两淮制置印侍郎任内咸淳六年造”14字,字迹清晰。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铁刀铭文所记印侍郎当即印应雷,他是以侍郎的身份出任淮南东、西路制置使的。此铁刀是他任两淮制置使时制作的。经北京钢铁学院进行金相鉴定,这把铁刀是由夹钢工艺制成的,它以熟铁作本体钢,刃钢用4%的碳钢锻接。夹钢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特别是本体钢和刃钢的锻接工艺要求很高。此刀的金相组织表明,它的本体钢和刃钢部分粘合情况良好,可见南宋时夹钢工艺已达到相当水平。咸淳六年铁刀是目前检测到的我国最早的夹钢制品。它的发现在冶金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