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康熙年制”釉里红镜纹瓷瓶
清。高23厘米,口径3.2厘米。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釉里红是以铜红料为着色剂,在瓷胎上彩绘,罩一层透明釉后在120℃左右的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这种工艺始于元末,至明宣德时期已出现一些成功之作,但以后又一度衰退。清康熙时期这一传统品种得到发展,取得了仅次于青花的卓越成就。此瓶口微撇,颈细长,平肩,腹部微向下收。通体施白釉,晶莹润泽。腹中部以铜红料绘古镜图案四个。近底处绘大锯齿纹一周,锯齿纹内有云纹。釉里红呈粉紫色,将素净淡雅的瓷瓶装点出几分妖媚。图案细笔描绘,线条清晰,如同刻画一般,底部有“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