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隰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隰桑》《隰桑》
《诗经·小雅》篇名。《毛诗序》说:“《隰桑》,刺幽王也。小人在位,君子在野,思见君子尽心以事之也。”宋朱熹《诗集传》:“此喜见君子之诗,词意大概与《菁莪》相类。”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思贤人之在野也。”今人高亨《诗经今注》:“这首诗的作者叙写他得见一个贵族很感愉快,并为贵族颂德,表示愿为他效力。(或说,作者是个妇女。)”袁梅《诗经译注》:“这是女子对爱人倾诉款曲之歌。”袁说,是。本诗起兴自然,情与景合,层次明晰,语言朴实有味。 《隰桑》其叶有难②。叶儿多,多繁茂。 既见君子,我看见了那人儿, 其乐如何! 我的心里多喜欢! 隰桑有阿,洼地桑树美呀美, 其叶有沃③。叶儿绿,绿汪汪。 既见君子,我看见了那人儿, 云何不乐? 心花怎能不开放? 隰桑有阿,洼地桑树美呀美, 其叶有幽④。叶儿青,青黝黝。 既见君子,我看见了那人儿, 德音孔胶⑤。多情的话儿说不休。 心乎爱矣,心里呀,爱他呀, 遐不谓矣⑥? 何不向他说出呀? 中心藏之,心里深深藏起他, 何日忘之? 哪天能够忘记他? [注释] ①阿:柔美的样子。②难(nuo):通“傩”,茂盛的样子。③沃:光泽的样子。④幽:微青黑色。⑤胶:盛。孔胶,甚盛。⑥遐不:胡不。 [赏析] 这是一首爱情诗,是一个女子对她所爱者的表白。诗共四章,前三章重调,末章单独成篇。重调是从叶儿的“有难”,叶儿的“有沃”,叶儿的“有幽”,视觉方面的感受,逐步扩展开来,以衬托出她内心的喜悦,从“其乐如何”到“云何不乐”到“德音孔胶”一层深入一层,亲密无休。调子是轻松愉快,而又反复歌咏。以美景而衬欢情,妙合无垠。末章忽转为心理描绘,显示出一个少女的初恋情怀,爱着所喜欢的人,又不便说出来。心里有着他,一天忘不掉。曲折矛盾,无可奈何,但又执著不放,是把爱情深深地藏起。诗,从背景的桑叶美茂,映对着少女的爱情滋长,心花怒放,相映成趣。最后是口里说不出来,心里忘不了他。多么含蓄的爱情,高贵的单纯,无怪乎它成为永恒的主题。 《隰桑》隰桑有阿。(一) 洼地桑树美呀美。 其叶有难。(二) 叶儿多,多繁茂。 既见君子,我看见了那人儿, 其乐如何! 我的心里多喜欢! 隰桑有阿。洼地桑树美呀美。 其叶有沃。(三) 叶儿绿,绿汪汪。 既见君子,我看见了那人儿, 云何不乐? 心花怎能不开放? 隰桑有阿。洼地桑树美呀美。 其叶有幽。(四) 叶儿青,青黝黝。 既见君子,我看见了那人儿, 德音孔胶。(五) 多情的话儿说不休。 心乎爱矣,心里啊,爱他呀, 遐不谓矣? (六) 何不向他说出呀? 中心藏之,(七) 心里深深藏起他, 何日忘之? 哪天能够忘记他? 注 释 (一)朱熹:“隰,下隰之处,宜桑者也。阿,美貌。” (二)毛亨:“难然,盛貌。” 陈奂:“古难、傩通。难之为言那也。……《桑扈》、《那》、《传》:‘那,多也。’盛与多同义。” (三)朱熹:“沃,光泽貌。” (四)毛亨:“幽,黑色也。” 陈奂:“幽即黝之古文假借。《说文》:‘黝,微青黑色也。’” 何楷:“此状叶盛之貌。叶盛而密,只见其窈然作深黑色。” (五)马瑞辰:“按胶当为之渻借。《方言》:‘,盛也。陈宋之间曰。’《广稚》:‘,盛也。’孔胶,犹云甚盛耳。” (六)马瑞辰:“按《表记》引《诗》作‘瑕不谓矣。’郑注:瑕之言胡也。凡诗言遐不者,犹言胡不。” 朱熹:“遐,与何同。《表记》作瑕。” 严粲:“谓,相与语也。” (七)严粲:“我藏之于心,何日而忘之乎?谓思慕君子常在念也。” 注 音 隰xi席 难nuo挪 沃wo握 胶jiao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