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三阶段1986—1991年
北京郊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大发展时期。其背景是:对外贸易的相关政策和法规逐步健全;人们的思想逐步突破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的束缚;郊区农业持续丰收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一时期郊区出口供货成倍增加,技术引进和合作迅速发展,最突出的是“三资”企业迅猛发展。到1991年,14个郊区县和市农林系统的十几个局、总公司都创办了“三资”企业,对外开放领域扩大到农、林、牧、渔业和工、商、建、服务业。据统计,到1991年郊区县和农林系统各局、总公司共有“三资”企业676家,投资总额14.06亿美元,出口企业714家,出口供货额达19.7亿元。思想的解放,进一步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招商活动外,一些区县也根据自己的优势,提出项目,请进来,走出去,开展招商活动。这一阶段郊区外向型经济已初具规模,并在全市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