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1996年浙江高中(分流教育)证书会考题之二 [题目]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1—3题。 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如筀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一物同一畦之间,自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岭峤微草,凌冬不雕;并、汾乔木,望秋先陨;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也。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注】岭峤: 泛指两广一带。并、汾: 指并州和汾河地区。 1.解释加“△”的“实”和“定”在文中的意思。 2.把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这段文字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采草药不可“一切拘以定月”的道理的(每个方面限用两个字概括) [题解] 考查词义、句子翻译及说明内容的概括。 答案: 1.实: 结果实 定: 固定的 2.两广一带的小草,越冬也不枯萎;并州和汾河地区的高大树木,临近秋天就先落叶了 3.①地势 ②物性 ③地气 ④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