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稱“上池水”、“上池”,亦稱“半天河”。指凌空承接或取之竹木的雨露,可藥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長桑君]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唐·司馬貞索隱:“舊説云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元·袁桷《桐柏觀賦》:“上池飲之以洞視,金膏服之而冥搜。”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水之一·半天河》:“《戰國策》云:‘長桑君飲扁鵲以上池之水,能洞見臟腑。’注云:‘上池水,半天河也。’”清·李鑾宣《司圜雜詩》之六:“給藥病或瘥,不敢委役卒。雖乏上池水,亦是仁者術。”引申爲味道甘美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