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吏❶ 下级官吏。贾谊《过秦论》:“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 ❷ 指君主本人。是一种委婉说法(不敢直称君主而称其下属)。《吕氏春秋·正名》:“尹文曰:‘窃观~之治齐也,方若此也。’” 下官 下官陪属 属僚 属吏 从吏 僚吏 僚属 僚从 僚佐 下吏 参佐 从官,僚属:僚介 长官所统属的官吏:属员 属下的官吏:从官 僚从 属官 僚佐 僚吏 寮佐 寮属 寮宰 属官在上官面前的自称:宪属 主要官员的属吏:属(官属) 太守的属官:府丞 州郡长官的属吏:府吏 (下属官吏:下官) ☚ 长官 京官 ☛ 下吏xià lì❶低级的官吏。《淮南子·主术》:“大臣专权,~~持势。” ❷谓交付司法官吏审讯。《史记·李将军传》:“而右将军独~~,当死,赎为庶人。” 下吏xià lì1、较低级的官吏。《左传·哀公十五年》:"寡君使盖备使,吊君之下吏。"《淮南子·主术训》:"大臣专权,下吏持势,朋党周比以弄其上。" 2、郡县长官的下属官吏。《汉书·陈咸传》:"下吏畏之,豪强执服,令行禁止,然亦以此见废。" 3、交执法机关审问。《史记·李将军列传》:"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 下吏下狱吏之省称,即下狱受审。此术语始于秦汉。与“吏议”同。《要录》卷142丁未:“岳飞之下吏也。”《史记·李将军列传》:“李蔡以丞相坐侵孝景园壖地,当下吏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