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其他部 > 名類 > 下焦 下焦 xiàjiāo 三焦之一。指從腹腔自胃下口到二陰部位,位於三焦之下部。其功用主要爲分别清濁,滲入膀胱,排泄廢物。其稱始見於先秦典籍,今沿稱。《靈樞經·營衛生會》:“下焦者,别回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穀者,常併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别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營衛三焦》:“故曰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此之謂也。”參見本類“三焦”。 下焦❶三焦之一。指体腔的下部,自胃下口至二阴的区间。它的主要功用,是分别清浊,渗入膀胱,排泄废料,其气主下行。《灵枢·营卫生会》: “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❷温病三焦辨证的一个阶段。指温病的后期或恢复期,邪已伤及肝肾。《温病条辨》: “中焦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详三焦辨证条。 下焦参见三焦条。 下焦三焦之一。一般指胃以下的部位和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主要功能是分别清浊,排泄二便。《灵枢·营卫生会》概括为“下焦如渎”。 下焦xiàjiāo❶三焦之一。三焦的下部,指下腹腔自胃下口至二阴部分。它的主要功用是泌别清浊, 渗入膀胱, 排泄废料, 其气主下行。《灵枢·营卫生会》: “下焦者, 别回肠, 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 常并居于胃中, 成糟粕, 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 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❷温病辨证。指温病的后期或恢复期,邪已伤及肝肾。《温病条辨》: “中焦不治则传下焦, 肝与肾也。” 下焦xià jiāolower energizer; lowerburner; lower warmer; lower heater;lower-j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