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 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故知时者可立以为长,无私者可置以为政,审于时而察于用,而能备官者,可奉以为君也。(《管子·牧民》) 【注释】 政:通“正”,官长。 【译文】 天下不怕没有良臣,只怕没有君王能够任用他们;天下不怕没有充足的财货,只怕没有人能够合理地分配它们。所以,懂得天时的人,可以任用他为官长,没有私心的人,可以安置他做官吏。通晓天时,明察财用,而又善于任用官吏的人,可以奉为国君。 【评说】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君主不仅肩负治理国家的使命,而且要担任伯乐的角色来识别和选拔良臣来辅佐自己。治理好天下,造福于百姓靠的是君臣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思百姓之所思,想百姓之所想”,才是称职的官员和合格的君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