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人生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人生观

010 中国人生观

中华民族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等观念的总和。氏族社会时期,中华民族的先民们自发地形成了萌芽状态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以实现社会“大同”为目的,以“天下为公”为理想,以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为基本态度,以提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为主要内容,但又受到神明崇拜与祖先崇拜观念的约束。夏商两代神权政治和神权文化压抑了人生观念的发展。至西周,由于神权动摇,“以德配天”观念的出现,使人生观开始逐渐摆脱神权影响。但由于宗法思想的形成和宗法制度的建立,对人生观产生重要影响,巩固并发展宗族成为人生重要目的之一,成为“有孝有德”的“君子”是人生理想之一。但直至这时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人生观理论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变的现实促使人们自觉系统地思考人生各方面的问题。各个思想家对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依据各不相同的哲学观作出不同的回答。而诸子竞起、百家争鸣又促进当时人生观理论既呈多元化趋向,又呈吸收综合态势。在人生目的和理想上,儒家孔孟提出“仁”说,墨家倡“兼爱”说,老庄道家主“无为”说,法家重“功利”说,杨朱以“为我”为中心,农家许行以其权利义务均平为主; 在人生态度上,则不外乎道家消极“无为”与其他各家的积极“有为”两种态度。对于人生诸问题,各家都从价值论的角度,程度不同地阐发了其关于自然与人为、命与非命、义与利、兼与独、损与益、动与静、欲与情、生与死、朽与不朽的观点。这些理论或多或少影响了后世中华民族的人生观理论和人生实践。秦汉之后,由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儒家关于人生观的理论也成为正统的封建人生观理论。不过,从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以韩愈为代表的唐儒及以程朱为代表的宋理学家逐渐把儒家人生观理论同封建统治者的需要相结合,从而形成以礼教纲常为核心的封建人生观思想和理论。另一方面,玄学和释佛也影响了封建人生观理论。近代由于社会性质的变化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输入,中华民族的思想家开始反思封建时代各种人生观理论,各种资产阶级人生观出现。但封建社会的人生观仍然存在。“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从而形成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理论,这种理论同中华民族传统中的优良人生观相结合,并逐渐在批判封建性和资产阶级腐朽人生观的过程中,成为中国人生观的主体。中国人生观具有显明的特点。首先,中国人生观一直是独立发展的,甚少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即使有影响,也被吸收改造为中国化的人生观;第二,中国人生哲学较早摆脱了神权的影响,也很少受宗教的影响;第三,中国人生观中虽有许多消极的东西,如剥削阶级的享乐主义、纵欲观念、禁欲主义、厌世主义,但追求幸福,尤其是追求大多数人的幸福和追求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强盛的人生目的观,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观,实现人类美好社会同个人幸福相结合的理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念一直是主流。

☚ 专题概观   中国人格观 ☛
0000352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4 11: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