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修身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修身论

013 中国修身论

中华民族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观点与学说的总和。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的道德修养问题。早在尧舜时代,传说皋陶就明确提出“慎厥身,修思永”的观点,标志着修身论的萌芽,至春秋战国时代,墨子首先提出了“修身”一词,并强调修身的重要性。孔子也意识到修身的重要作用,并对修身作了初步论述。孔子之后,修身成为儒家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孟子、荀子等均全面论述了修身观。《大学》将儒家修身论系统化,标志着修身论的完成。秦汉以后,学者们更进一步发展了修身论,标志着修身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至1937年,刘少奇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提出并论述了无产阶级的修身论。中国修身论的内容有三:首先是修身的目的。儒家主张修身的目的包括两方面,一是在个人,修身乃为了安身立命,自强自重,进而完成理想完善的人格,二是在社会,修身是为了通过齐家、治国,最后达天下太平。墨家主张修身是为了实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无产阶级则主张,修身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将来提高自己的地位”或“成名”,也不是为了“独善其身”,而是“为了人民,为了革命的实践”;其次是修身的方法和途径。儒家自孔子、孟子到宋明理学,均主张“克己”、“反求诸己”、“内省”、“自讼”、“尽心知性”、养其“浩然之气”,或“明心”、“诚意”,强调内心修养为基本修养方法和途径,而以荀子为代表的一派则应注重环境教育,主张通过“隆师亲友”的方法和途径来修身。但两派均重视 “礼义”对修身的外在约束。无产阶级在修身方法和途径上,一方面继承了“内省”、“内讼”及“慎独”等内容。另一方面,则强调参加实践,在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是更为重要的修身方法和途径。第三是关于修身的地位和作用。儒家视修身为致治之本。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此基础上则把修身列为政治和道德理论“八条目”之一,且置于中心地位。无产阶级则把修身视为完成“改造社会的任务”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中国修身论是中国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保存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 中国人性论   中国幸福观 ☛
000035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4 12: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