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近代史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近代史学 中国近代史学zhongguo jindai shixue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史学。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夜,是为中国近代史学的前期;自“五四”运动起,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其后期。前期,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兴起前。这个阶段的史学的特点,是史学家对民族危机的突出的时代感。龚自珍和魏源,作为史学家,首先表示出这种时代感。龚自珍主要着眼于国内封建统治的腐败,他的著作猛烈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魏源则不仅仅如此,还着眼于外侮的严重性,发愤撰写了当时中国和东方仅有的世界史地巨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第二阶段,从太平天国兴起到戊戌变法。这个阶段史学的特点,是鼓吹变法和历史必变的思想。王韬的《法国志略》、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倡言于前,康有为的《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考》、《日本明治变政考》、《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谭嗣同的《仁学》宣扬于后,并成为戊戌维新的理论根据。第三阶段,从戊戌变法失败到“五四”运动前夜。这个阶段史学的特点,是鲜明地致力于革命思想的宣传。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章炳麟的史论和政论,以及李大钊在“五四’运动前发表的论著,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 中国古代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