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刚石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湖南常德的沅江中,曾淘得无色透明的金刚石,直到1950年以前,仅在当地的农村集市上偶有农民用小碟盛金刚石出售,顾客主要是以补瓷器为生的补碗匠,无人认识这是贵重的宝石资源。1952年开始正式勘查,1958年在湖南常德建立了中国第1家开采金刚石的企业“六○一矿”。沅江流域的金刚石都是砂矿,约每30~40 m3的砂石中才含有1ct(1ct=0.2g)金刚石,其中宝石级占80%,湖南最大的宝石级金刚石发现于1992年,重62.1ct。早在20世纪30年代,山东就发现过金刚石,直到1965年,在山东沂河支流源头的蒙阴县蒙山脚下发现了金刚石原生矿,占地近1000 km2,有金伯利岩管13个,最富矿体金刚石含量超过1ct/m3。1937年秋,山东郯城县罗家莫疃农民罗佃帮,在金鸡岭下菜地里发现一粒巨大的金刚石,重约281ct,取名金鸡钻石。1977年12月27日,山东临沭县岌山镇常林村女青年魏振芳在翻地时,发现一粒重158.786ct的巨大金刚石,后取名为常林钻石。1971年,辽宁复县瓦房店的岚崮山发现了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经多年工作后,共找到100多个金伯利岩体,10个岩管,金刚石含量0.5~1.6ct/m3,金刚石储量占中国总储量1/2以上,使瓦房店成为中国最大的金刚石矿区。1990年10月23日,瓦房店金刚石矿山正式投产,所产的金刚石中宝石级占60%~70%,截至1998年末,累计生产了金刚石60万ct,工业总产值5.6亿元,出口5800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