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外围理论Core and Periphery Theory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将资本主义世界划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生产结构同质性和多样化的“中心”,一个是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专业化的“外围”。前者主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构成,后者则包括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该理论认为,任何区域的空间系统都可以看做由“中心”和“外围”两个空间子系统组成,在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中,空间子系统的边界将发生变化,并且使空间关系重新进行组合。同时,这种过程将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直到实现全国经济的完全一体化。该理论根据一个国家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把这一组合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❶前工业阶段。其产业特征是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空间特征是在均质无序的区域中存有若干缺乏等级结构的独立地方中心。 ❷过渡阶段。其产业特征是工业产值在10%—25%之间,空间特征是开始拥有单个强有力的中心。 ❸工业阶段。其产业特征是工业产值在25%—30%之间,空间特征是次级中心开始出现。 ❹后工业阶段。其产业特征是工业产值比重开始下降,空间特征是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市等级结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