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天津中西學堂”。清代高等學校。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津海關道盛宣懷呈北洋大臣王文韶轉奏請開辦大學堂。學制八年,分二等四年,頭等四年。二等爲大學預科,頭等爲大學本科。二等學堂招收讀過“四書”,略通經者,設英文、數學、史鑑、輿地、格物,畢業後升入頭等學堂,第一年共同學習英文,製圖、物理、化學、天文、地理、萬國公法、理財學等基礎課,第二年分别學科,開設工程學、電學、礦務學、機器學、及律例學五科。頭等學堂總理伍廷芳,二等學堂總理蔡紹基,學生各爲一百二十名,各分四班,每班三十人。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特增鐵路專修科,後燬於八國聯軍,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重建後改稱北洋大學。參閱《清史稿·選舉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