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裘为箕指优秀的冶工之子要学做裘,优秀的做弓者之子要学做箕。《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 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孔颖达疏:“言积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治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又疏:“言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后用来指子弟能继承家业。明李东阳《怀麓堂集·文后稿》二五《明故资政大夫南京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文僖董公墓志铭》:“亦有良嗣,为裘为箕,公无憾哉,公世在兹!”亦省作“为裘”。《全唐诗》五○九顾非熊《陈情上郑主司》:“愿察为裘意,彷徉和角篇。” 为裘为箕wéi qiú wéi jī见“弓冶”。 继承先辈事业 继承先辈事业继堂绍构 继承前辈的事业:箕裘之继 箕裘之绍 箕裘弓冶 为裘为箕 弓冶箕裘 袭冶承弓 后辈继承前辈事业:箕引裘随 不能继承前辈事业而使其中断:箕裘废坠 先辈的事业无人继承:箕裘无继 箕裘未绍 箕裘以堕 箕裘颓堕 不能继承前人事业而使其中断:箕裘废坠 ☚ 继承祖业 能继承事业 ☛ 为裘为箕wéi qiú wéi jī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的家业。参见“弓冶箕裘”。 为裘为箕wéiqiú-wéijī〔并列〕 比喻子弟继承家业。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明·李东阳《董公墓志铭》:“亦有良嗣,~,公无憾哉!” △ 多用于描写子第继承家业。 【近义】克绍箕裘 为裘为箕wéi qiú wéi jī《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比喻子弟能承家业为 “为裘为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