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义和团运动在山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义和团运动在山东 义和团运动在山东义和团源自义和拳等民间秘密结社,同白莲教、八卦教有源流关系,并与大刀会、梅花拳、红拳、神拳等拳会逐渐汇合。前期流行于山东、河南、直隶(今河北)等地,以“保卫身家,防御盗贼”为号召,用设拳厂、练拳术等方式组织群众。参加者多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失业劳动者、运输工人等。以“坛”为基本单位,各坛之间可以联合行动,但互不统属。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义和团在反洋教斗争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反帝爱国的群众运动。义和拳首先在冠县一带展开斗争,1898年11月,赵三多、阎书勤在蒋家庄竖起“助清灭洋”的旗帜。不久,义和拳又在茌平、禹城、平原等地活跃起来,茌平 朱红灯、禹城 心诚和尚在斗争中彼此声援,使茌平、禹城、平原等地义和拳联成一气。1899年秋,朱红灯率拳众在平原杠子李、森罗殿大败清军。义和拳的反帝爱国斗争一开始就受到清政府的镇压,山东巡抚毓贤先后8次下令禁止义和拳,却激起更强烈的反抗。毓贤深知山东民风强悍,一味剿捕必将酿成大祸,便改变策略,出示将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并奏请清廷对义和团采取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策略。1900年1月清政府发布的上谕,也承认义和团是“自卫身家”、“互保闾里”的合法团体。但立即遭到帝国主义的反对,美、法等国胁迫清政府撤换毓贤。毓贤在离任前杀害了朱红灯和心诚和尚。袁世凯继任巡抚后,勾结德国侵略者,屠杀义和团,各路团民死伤惨重,幸存者或转为秘密活动,或转入直隶继续斗争。 ☚ 义和拳 广北大参军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