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孙来朝
乌孙, 汉至南北朝时居今天山北麓伊犁河、伊塞克湖、纳林河流域的游牧民族。其居地原在敦煌、祁连间,后为相邻的月氏所攻击,其王投匈奴。月氏为匈奴所击败,乌孙遂据月氏游牧的天山以北地区,役属于匈奴。汉武帝建元年三年 (公元前138年),遣张骞出使西域,约其夹击匈奴,但不得要领而归。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至乌孙,其王遣使数十人随张骞入朝答谢, 并探虚实。匈奴知其通汉,兴师问罪,遂遣使入汉请求援助,并献马求和亲。武帝先后以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嫁乌孙昆弥(王号),加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此后,其国分属大、小昆弥管理,前者附汉,后者亲匈奴,“汉用忧劳,且无宁岁”。东汉明帝时,乌孙遣使献名马;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年)拜班超为长史,超别遣卫侯李邑护送乌孙使者,赐大、小昆弥以锦帛。自安帝即位(公元107年)起,北匈奴复收属西域诸国,虽经班超大力经营西域,诸国皆来朝;而乌孙及葱岭以西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