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有子虚借指并不存在的事物。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 “至于儿女钟情,客宾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乌有子虚之比。” ○ 子虚乌有 千真万确[千真万真];子虚乌有[乌有子虚]○千真万确qiān zhēn wàn què形容十分真实、确切,强调事情的真实性无容置疑:事实如此,~|所录口供,~|这是~的事|~的周代器皿。也说〖千真万真〗。 ●子虚乌有zǐ xū wū yǒu指虚假的、不真实的事情:论理该不会是~之属|~的幻想世界|纯属~的传说|~的东西,我不想谈。也说【乌有子虚】。 假事 假事虚幻的事:邯郸梦 邯郸枕 虚伪的事:伪迹 乔公案 虚妄不实的事:诬事 编造的事:赝语 虚构的或不真实的事:乌有 子虚(子虚乌有;乌有子虚;事属子虚) 无中生有的事:盐香
另见:虚假 ☚ 暗事 零碎事 ☛ 不存在的事情子虚乌有;乌有子虚格式 掌故式。 释义 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此事。 出处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假托子虚先生、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对话。后以“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举例 然其事为理所宜有,固不必以子虚乌有视之。(《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乌有子虚wū yǒu zǐ xū见“子虚乌有”。 乌有子虚wūyǒu-zǐxū见“子虚乌有”。 |